經常遇到客人咨詢除濕機,通常我們會建議客人給門窗先增加密封條,加強房屋的氣密性,否則除濕機可能永遠也無法實現你設定的目標濕度。這邊在除濕,那邊門窗縫隙還在源源不斷地輸入潮濕的空氣,永遠除不完的濕。如果是新裝修的話,務必要購買帶有優質密封條的門窗系統。在這基礎上,我們探討除濕的方案才有意義。
常見的冷凝式除濕技術有兩種:電子除濕、壓縮機除濕。
電子除濕就是靠半導體制冷片來制冷,半導體的一面是冷的,另一面是熱的,冷的一面用于冷凝空氣中的水分,熱的一面排出的熱量剛好可恢復制冷的那面降低的室溫。這種除濕方式的能效通常只有0.5左右,也就是說,給它輸入1000W功率,只能輸出500W制冷量。而采用壓縮機除濕的話,輸入1000W的功率,可以輸出3000W甚至更多的制冷量,能效至少是電子除濕的5——6倍的,也可以理解為5、6倍的除濕性能。便宜的除濕機和低端的空調大多采用半導體制冷的冷凝技術,能效低,性能差。采用壓縮機實現冷凝除濕的則剛好相反,價格貴、能效高,性能強。
同樣是采用壓縮機制冷的除濕機和空調相比的話,主要的區別在于:專門的除濕機,其壓縮機排出的熱量是排在室內的,所以不會因為制冷除濕而降低室溫。而空調壓縮機排出的熱量是通過外機排出到室外的,室內會降溫。當然,也有少數機型搭載了“再熱除濕”這樣的黑科技功能(例如三菱電機的AHJ/ZHJ系列)。運行“再熱除濕”模式時,熱交換器被設置為“一部分制冷、一部分制熱”,一部分經過冷卻器的氣流降溫冷凝析出了空氣中的水分,再和經過加熱的氣流混合吹出,所以叫“再熱除濕”,這實現了和獨立除濕機相同的“除濕不降溫”。不過這種功能的成本實在太高,連日本廠商也越來越少用了,改為對氣流大小的精確控制來緩解降溫的問題。
低端空調的遙控器上通常只有一個除濕檔,通常用的都是“電子除濕”,而不是“壓縮機除濕”,無法調整除濕強度。這種空調的除濕功能聊勝于無,不堪大用。
高端空調使用壓縮機和風機的直流變頻控制技術可使熱交換器在除濕過程中避免發生凍結的情況,充分利用其巨大的換熱翅片實現強勁的除濕性能,并可根據室溫情況設置強、中、弱檔的除濕。